找到相关内容1209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经现代一解

      书名中心就是玄奘译的《般若波罗多心经》。各译本只有繁简不同。若照署名鸠摩罗什译的经名则是《摩诃般若波罗多大明咒经》,可简称〈般若神咒〉(为减少校印麻烦,均不附列原文)。  文体很清楚,是一种...玄奘译文照现代习惯分段标点如下:  般若(智慧)波罗密多(到彼岸)心(核心)经(咒)  序 篇(总 纲)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  上 篇  舍利子!色不异空...

    金克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1360346.html
  • 清远法师泊莲寺水陆法会上堂法语

    清远法师泊莲寺水陆法会上堂法语  学道常于自性观,即与诸佛同体现;  若欲当来觅法身,虔诚合掌志心听。  云生于空,忽起忽灭,生从何起,灭向何处。今之人也,同云之无根,去来无依,流浪飘泊;竟不知自性灵,无作无为,无系无缚,在身也六根无住;在空也不染不污。尔来众生贪念炽盛,六根驰求,无厌无足,正念难生,故以身口意业轮回苦海。希大众善信,闻我佛无上妙法,而发大菩提心,常行六波罗,般若中观,趣求圣道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60563066.html
  • 谈院学

    金刚经》中处处所见之语示之。初段“佛说”,如《经》云佛说般若波罗,与佛说庄严佛土等。次段“即非”,如《经》云即非般若波罗,与即非庄严佛土等。三段“是名”,如《经》云是名般若波罗,与是名庄严佛土等。知...之也。然此有真不真在。真者,必依言教之实而得之,如《般若》之空观,《心经》行深般若波罗多时照见五蕴皆空。常人不明此五蕴,乃小乘最后结撰之观念,而以目之所遇身之所触为色受焉(常人所解犹之常识,小乘《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0166711.html
  • 何为精进?

    何为精进? 菩萨精进波罗—一 海涛 辑 1.云何菩萨性精进?性精进者,心勤精进,为摄善法故,为利众生故,为令众生得无上道故,为破颠倒故。以性精进故,得身、口、意业善。是名性精进。...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 菩萨精进波罗—二 海涛 辑 6.勤精进者:一、菩萨摩诃萨不作衣想,不作食想,不作卧具想,不作我想,不作我所想,不作法想,不作道想,不作菩提想,亦为菩提勤修精进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263187705.html
  • 六度的修习及其现实意义

    六度的修习及其现实意义  前言:戒定慧三学,是佛门修持者心修的途径。在大乘佛教中复于戒定慧之外加布施、忍辱、精进、合称六度,亦称六波罗。  波罗是梵语,义为到彼岸。过渡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以抵...善知识学习,他们修六度,种福慧,皆成佛道了,我们也要修习六度来成就自己利益他人。下面略略谈一下有关六度的知识。  一、释六度义  (一)布施波罗  布施,梵语檀那,华言布施,运心普周曰布,辍己惠人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74706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菩萨观

    所修的,是十波罗,即:一、布施波罗;二、戒波罗;三、出离波罗;四、智慧波罗;五、精进波罗;六、忍辱波罗;七、真实波罗;八,决定波罗;九、慈悲波罗;十、舍波罗。于中缺少后代大乘所说六波罗中的静虑波罗,而次第又不尽同。依北传说,婆沙举出四种波罗,即:一、施波罗密多;二、戒波罗密多;三、精进波罗密多;四、般若波罗密多。大乘中的忍辱、静虑二波罗密多,没有谈到,不过依其对戒的解释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465948.html
  • 略论五台山文化及其核心

    知道,般若一词常常和波罗联系在一起,那么,何谓般若波罗呢?《大般若经》卷21中说:“须菩提白佛言:般若波罗以何义故,名般若波罗?佛言:得第一义,度一切法到彼岸,以是义故,名般若波罗。”这就是说...先生说的“一即一切即无”。《大智度论》卷18又说:“般若波罗,在佛心中,变名一切种智,……诸法实相,即是般若波罗。”这就是说,般若智慧还有层次上的区分,如婆罗门的、小乘的、大乘的、佛的,对于文殊般若...

    崔正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5960581.html
  • 空到底作何解释

    所有。佛法上说的空,是性空而非相空,是理空而非事空。何以见得?我们且看佛经所说。  般若波罗多心经中说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关于五蕴,本文中曾屡屡谈及,就是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758925.html
  • 体相论

    一习应品第三、卷三行相品第十、卷九散华品第二九。《大智度论》卷十八。   [2]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》卷十五经耳闻持品云:“若菩萨摩诃萨不住般若波罗中,为习般若波罗。” 卷二三大方便品云:“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:若能如是行,如是修,是行般若波罗,我今行般若波罗。若如是取相,则远离般若波罗。”   [3]《华严经》卷十二如来名号品第七中,广说了无量世界如来的种种不同名号。因如来即是般若的显象和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706378976.html
  • 佛教教育原理

    ,无常、苦空、无我,析说“空”,就必以因缘生法而得解说析明。“缘起性空”故,一切之纷纭事相,祗“缘生”而已。俗此根本法要,进而开慧,开显“无二慧”(即空、有皆无所著),进而中道正智,般若波罗之大乘思想,再发展至十度波罗。摩诃般若波罗的菩萨悲愿、净化思想、悲智精神,应为今的充满灾乱、缺乏悲情的人类社会所应提倡之佛法,更是今的求谋发展佛教教育应重视之教育宗旨,和需要加以阐明佛教教育原理。  所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2656456.html